愛爾蘭復活節起義 100週年

8d0d73d663476f532dce682581825db5.jpg

作者:Chris Harman
翻譯:阿政

編者按:本文為英國左翼學者和活動家Chris Harman所著A People’s History of the World的翻譯選段,講述100年前愛爾蘭復活節起義的經過。愛爾蘭從十七世紀便被英國殖民,但反抗運動一直不息。但直接撼動英國殖民統治,要等到1916年的復活節起義。這篇文章介紹了當時愛爾蘭獨立運動兩派。同為對抗英國統治,為何愛爾蘭的議會派和武裝派都失敗,不是被收編就是被消滅?雖然起義失敗了,但不到十年,種種反抗,再加上第一次大戰後大英帝國大為削弱,最後迫使英國退讓,容許大部分愛爾蘭獨立建國,不過保留了北愛六郡。愛爾蘭從此分裂。拒絕接受這種妥協的愛爾蘭共和軍,宣布發動武裝鬥爭,一鬥就鬥了幾十年。1994年,北愛的鬥爭雙方都被軍事鬥爭拖到疲累不堪,終於三方達成一個過渡性和平協議。不過這距離愛爾蘭和北愛重新統一仍遠。100年後的今日,這段歷史仍然提醒抗爭者,議會選舉和武力反抗均非萬能,自決路上更有來自內外官商的重重障礙。

 

如果說印度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,那麼愛爾蘭則是英國最古老的殖民地。愛爾蘭在十九世紀中葉所受的苦難,跟亞洲及非洲任何一個地方同樣深重。現代史中第一次反抗殖民帝國的起義即發生於愛爾蘭,時間是1916年復活節後的星期一。

愛爾蘭有過百年對抗英國統治的傳統,並可分為兩派。一派是憲政民族主義(constitutional nationalism),其目標是透過在英國國會贏取議席,迫使英國政府給予愛爾蘭有限的地方自治權(Home Rule)。另一派是共和主義(republicanism),他們透過一個名叫愛爾蘭共和兄弟會(The Irish Republican Brotherhood)或稱芬尼亞(Fenians)的地下組織,籌備反抗的武裝力量。

在一戰之前,這兩派的方法都無法取得成功。芬尼亞的密謀和反抗一一被英國政府輕易擊破,領袖被監禁。憲政民族主義者也不比芬尼亞成功。1880年代他們得到英國統治階層中的自由派口頭承諾,說會給予愛爾蘭自治權。可是,即使到了1912至1914年英國下議院通過了地方自治法案(Home Rule Act),承諾也沒有兌現。英國自由派反而與保守黨和北愛的奧蘭治保皇派(“Orange” Loyalists)聯手拖延法案實施。保守派說法案對英國憲法構成威脅,並公然從德國入口軍火,與軍中高級將領在卡勒平原發動兵變(Curragh Mutiny),表明不會執行地方治法案。雖然如此,1914年大戰爆發的時候,憲政民族主義者還是支持英國軍方,並協助說服數以千計的愛爾蘭人自願投身英軍。

到了1916年的復活節,約800名共和主義武裝抗爭者控制了多座位於都柏林市中心的建築物,包括較為重要的郵政總局。大部分參與的是共和主義者,由詩人及教師派克屈·皮爾斯(Padraic Pearse)所領導。與此同時,規模較小的民兵組織愛爾蘭市民軍(Irish Citizen Army)也參與戰鬥。這支民兵組織由詹姆士·康諾利(James Connolly)於長達九個月的都柏林大停工(Dublin Lockout)之後建立。康諾利是愛爾蘭社會主義運動領導人,也是成立於美國的世界產業工人大會(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)的組織者之一。

這次起義的組織出了岔子。其中一個參與團體的領導人撤回動員指令,導致參與人數減少了三分之二;從德國偷運武器的計劃又被英軍識破。最為重要的,是都柏林大部份平民百姓對這次起義漠不關心。流亡的波蘭革命家卡爾·拉狄克(Karl Radek)把整件事形容為夭折了的起義,可是同樣流亡的列寧卻持不同的看法,他堅稱這是將會撼動歐洲列强的一連串反殖民起義的開始。
6564171463978209.jpg
最終,這次起義確實動搖了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。緊張不安的英國統治階層為了打壓起義所採取的種種手段──派戰艦砲轟都柏林市中心、處決已舉白旗投降起義領袖──加劇了愛爾蘭人對英國統治的仇恨。這種仇恨情緒於1918年英國政府準備在愛爾蘭徵兵的時候進一步加劇。主張杯葛英國國會的新芬黨(Sinn Fein)候選人於1918年底舉行的大選中大獲全勝,親英的統一派候選人失去了北部阿爾斯特省的一半議席。新芬黨代表其後於都柏林舉行會議,宣布成立愛爾蘭共和國國會(Dail),並選出1916年起義的其中一名領袖埃蒙·德瓦勒拉(Éamon de Valera)作為總理。與此同時,武裝分子重新組織起來,成立一支名為愛爾蘭共和軍(Irish Republican Army)的游擊隊,由曾擔任文職的邁克爾·柯林斯(Michael Collins)領導,宣誓效忠國會。通過杯葛英國法院及稅收人員、武裝行動以及攻擊調動中的英國步兵,他們聯手令到英國無法對愛爾蘭實行統治。

貫徹300年來建立帝國的做法,英國的回應强硬兇殘:囚禁剛選出來的愛爾蘭領袖、問吊處死所謂的叛亂分子、利用流氓暗殺可疑的共和分子、用機槍掃射足球場上的人群。此外,還成立了僱傭軍「黑棕部隊」(Black and Tan),專門對平民作出種種暴行,並焚毀了科克(Cork)市中心。東北部的新教流氓得到英國的武裝支持,把天主教徒從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趕走,用恐怖手段迫使民族主義者屈服。除此之外,英國施行的暴力並無收到預期效果。

有關英國內閣會議的文件顯示,當時的統治階層其實不知道該怎樣辦。愛爾蘭問題令英國在國際上非常尷尬,美國政客則利用這一議題打擊英帝國。在國內也要面對許多重大政治難題,因為為數不少的工人階級來自愛爾蘭,或者祖籍愛爾蘭。英帝國的其他地方也出現問題,干諾兵團(Connaught Rangers)中的愛爾蘭士兵在印度發動兵變。雖然如此,大部份內閣成員認為對愛爾蘭民族主義作出讓步等於背叛大英帝國,而且這樣做也變相鼓勵其他殖民地作出反抗。

到了1921年,英國首相勞合·喬治(Lloyd George)終於找到一條出路。在與由柯林斯率領的愛爾蘭代表團的談判中,喬治威脅愛爾蘭讓出北方的六個郡歸英國統治,於指定的港口為英國提供基地,並宣誓效忠英皇,否則會對愛爾蘭實行焦土政策式的全面鎮壓。愛爾蘭的中產階層害怕與英國全面開戰會令他們失去財產。受制於來自中產階層的壓力,柯林斯接受了英國的要求,並且在愛爾蘭國會選舉中贏得僅僅過半數的議席。德瓦勒拉和大部份愛爾蘭共和軍認為這是背叛,拒絕接受結果。柯林斯屈從於英國之後,內戰爆發。柯林斯從英國得到武器,把愛爾蘭共和軍從原本控制著的都柏林市內建築物趕走。到了1923年,共和主義者最後也放下武器,勞合·喬治的計謀完全得逞。

愛爾蘭雖然已有某種意義上的獨立政府,但她只能統治一個貧困國家,與貝爾法斯特周邊的工業區隔絕,難以克服英國數百年殖民統治造成的災難性後果。即使1930年代德瓦勒拉通過選舉而得以掌權,除了拆除多幾個代表殖民統治的象徵外,也沒有帶來根本性的改變。接下來的半個世紀,很多年輕人為尋求安穩的未來,只能移民到英國或美國去。留下來的,一方面要承受貧困的煎熬,另一方面要忍受愛爾蘭天主教會宣揚的匱乏教義的宰制。

與此同時,北愛爾蘭一直由一個支持統一的政黨所控制,直到1972年。當地的地主和工業家利用「奧蘭治」忠君黨人的偏執信念,煽動佔工人和農民大多數的新教徒對付小數的天主教徒。於1916年起義後被處死的詹姆士·康諾利(James Connolly)早已預見愛爾蘭的分裂會導致 「邊界兩邊激烈的反應」。事實證明他預測正確。雖然首次面對挑戰其權力的重大考驗,英國帝國主義者卻夠成功操縱有產階級的恐懼心理,最後幾乎毫髮未損。經此一役,英帝國學會了可在其他地方重施故技了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