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其自我增值,不如組織工會

編譯:胡啟敢

編者按:此文原文發表於英國衛報,原題是《想要工娛平衡?你需要的是工會,不是勵志產品》(The way to a better work-life balance? Unions, not self-help)。需要指出,加入工會的意義,歐洲和香港有很大分別。在歐洲,加入工會要有較多奉獻精神,會費也比香港高很多(歐洲工會的會費往往是月薪的百分之一或二,但香港卻是一年五十或一百塊錢)。同時,雖然各工會差別很大,但是仍有不少工會不只有罷工基金而且具有戰力,可以和雇主較勁。所以文章才會有《與其自我增值,不如組織工會》的主張。

 


 

在云云工作狂中,我們認識了Miranda,一間電訊公司的定價經理。

Miranda曾遭遇電單車意外而受重傷。當她的老公趕到醫院,她只有虛弱的意識和只能呢喃幾個單字。但令人傷心的是,她不是在呼喚自己的孩子,而是第一時間想打電話聯絡公司,因為她翌日的報告會可能泡湯了。若公司運送手提電腦來到醫院,也許Miranda能解決這個問題。這個小道新聞聽起來很聳人聽聞,但一點也不奇怪。

過勞工作在西方社會儼然是一場瘟疫。有健康部門將它的傷害身體的程度與吸煙並列。我們的家人和朋友也可能遭遇到這程傷害,該如何辦?

我們要醒覺到,工娛關係比重懸殊並非是新鮮事。當工作與私人生活自工業革命分離以來,僱員就開始為減少冗長的工時而進行抗爭。僱員的生活被工廠俘擄了17小時,一周六日。正如馬克思所言,我們幾時上班,或有無班可以上,才是定義資本主義制度的關鍵。他沒有說錯。

1398.jpg
馬克思曾言,「我們幾時上班,或有無班可以上,才是定義資本主義制度的關鍵。」Photograph: Roger-Viollet/Rex/Shutterstock

工作已經殖民了生活?

現在的趨勢就是工作日正在非正式地延長,很難區分工作時間和非工作時間。就算老闆不在身邊,我們也沒有支薪,但是有時星期日晚上也要為星期一的工作做好準備。

這種年終無休的資本主義正在冒起,有些人甚至在作夢也夢到自己在工作。那怕是在瞌睡時,也會想起自己正在做程式編碼和運算。

我們也許認為工時長是為了賺更多錢。這也許是對的——尤其是現在西方社會面臨工資停滯,但是生活開支卻三級跳。但是,仍然有一些改變讓我們的工作殖民了我們的生活。

第一,不是每個人都有工作。因為很多國家存在高失業率。這意味發生了工作分配不平均,有些人被迫做更多工作,不少人被這個必然的瓶頸位壓迫著。

第二,流動科技讓我們總是連線,甚至變得過火,例如在不需要的時候檢查電郵。有研究統計一些無償加班的狀況,結果發現有員工被迫花年假的時間來在家工作。

第三,現在流行的自僱制和外判制都鼓勵過勞工作,因為你只能在自己的工作時間賺取工資。而且這種模式的工作比較傳統的工作工資更低(這是自僱制和外判制的目的,削減工資成本),人們發現自己的工作是手停口停,只能逼自己再做下去。彈性工作的神話——更多空閒時間,更多自主性,變成富翁李察.布蘭遜,全部都破滅了,真是冷酷的笑話。

第四,我們的社會被勤勞工作的意識形態所束縛,它持續向我們洗腦,若果不讓自己在辦公室內瘋狂工作,就肯定是你有問題。更加不要提失業這樣令人羞愧的處境了。

這種工作唯上的意識形態最壞的是,它強迫我們做哪怕是無需要、不經濟的工作。超級忙碌似乎是滿足病態社會的期望多於貢獻社會。這可能是一種精神障礙。

拚棄「工時愈長 效率愈高」的幻想

諷刺的是,越鼓勵人們努力工作,反而讓人們的工作效率減少。最近的研究已充份證明休息和短工時讓人工作更快,更聰明。總好過讓人參加一場令人痛苦和不必要的工作馬拉松。

還有,一些員工開始懂得如何在工作場所蛇王(偷懶),又能裝作自己十分忙碌,因為他們不能脫離長工時的現實。美國有些研究反映有些工人裝作自己合符工作80小時的規定。

同時,一些公司又會假腥腥容許員工在公司陪伴小朋友踢球和吃飯,以求他們的員工能準時完成工作。這樣我們會見到生產力(做好工作)和新的工作文化(必須呆在辦工室到夜)的奇怪地分道揚鑣。

很多僱主知道有些問題,但是工作唯上的意識形態在現在有增強趨勢。一些人深信自己必須和工作結婚,日夜相陪,研究者稱之為狂熱工作狂,不自覺地自我傷害中,他們驚恐放假時無所事事。

另一個麻煩是,一些勵志課程對於正確的工娛平衡給了錯誤建議,它的中心思想是個人主義。勵志課程認為若果想重燃自己的生活熱情和發現內在潛能,那就控制你的工作選擇,找到符合你氣質的工作,然後將工作和休閒分開,學會說不。

這些虛幻的畫面讓人以為大多數工作都像一個中年的創意工作者,生活在倫敦和有足夠的錢,可以堅定捍衛他們的權利,回絕老闆的加班要求。但是求職中心不會提供這些工作。

關鍵是我們要了解,過勞工作是一種病態社會壓力,而不是個人做得不好。 這種壓力的起因來自20年多年來發生的工人在工作場所權利被削弱。 工人因不受保障而感到不安,自然使他們更有可能為了工作而犧牲一切。這也是為何單單個人抵抗這個現實是無意義的。如果要制訂進步的政策和立法,我們需要一個工會,團結在一起來表達這些關切。否則只會有很少改變。

想要一個健康的工作與生活平衡?加入工會吧。 或者更好的是,創建自己的工會。 不要再信那些機場書店的勵志書籍。它假裝無休止的工作壓力的可以用個人意志力來克服。但它不能。

發表迴響